物流从业者们对于经济的变化有更直观的感受
截至4月27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已接近3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疫情吃紧,对国内医疗物资的需求火速上升。每一天,都有大批量的货物堵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海关关口,等待流通。
“人们对物流行业的关注度从没像现在这么高过。现在经济不稳定,很多外行想转型做医疗器械,赚这波热钱。但法规又不断在收紧,运力也严重不足。现在我讲一个报关问题,大家都会坐下来认真听。”深圳泰德胜物流副总经理何缅芝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法规的收紧是肉眼可见的。为了保障出口防疫产品的质量,继3月31日商务部发布“五号令”、4月3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出口质量监管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4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4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53号令”后,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联合发布了“12号令”。
“12号令”宣布,为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规范医疗物资出口秩序。自4月26日起,出口的非医用口罩应当符合中国质量标准或国外质量标准,进口方接受所购产品质量标准且不用于医用用途。
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医疗防控物资出口质量监管工作情况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从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3月1日到4月25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550亿元人民币,包括口罩211亿只,防护服1.09亿件,护目镜3294万副,病人监护仪11万台,红外测温仪929万件,外科手套7.63亿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一系列法令的出台,意味着违规医疗器械的生产、发证、出关三个环节均被彻底封死。为保证没有漏网之鱼,对于医疗物资的验放,海关几乎做到了24小时轮班,100%查验。
检查力度空前之高,根据新华网4月16日电,自4月1日以来,深圳海关所属皇岗、文锦渡、大鹏、深圳湾等海关查获的伪瞒报医疗物资出口案件中,涉及口罩数量已超过千万只。
“有一次,深圳海关在60立方米的货中摸出来了6小盒违规口罩,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何缅芝说。
但在医疗物资出口的红火景象背后,是遭受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除了医疗物资之外,其余货物的出口量几乎都在全面下降。物流通常被视为全球供应链的血管,因此相比抽象的数据,物流从业者们对于经济的变化能有更直观的感受。
“这点医疗物资的出口量,远远抵消不了疫情对各行各业整体贸易量的冲击。”何缅芝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以下是何缅芝自述:
海关压力大,物流也一样。资料不全或者格式不对,海关通不过,就都要推倒重来,浪费时间和金钱。所以现在做物流出口,最重要是合规。
以前客户来询价,我可能根据大概的重量和数量,很快就能估价。但现在会首先要求客户把相关证件发给我们,包装盒六面拍照给我们,先看合不合规。
为什么要拍包装盒的六面呢?我们遇到过有的厂家只拍1-2面合格的给我们看,希望我们先把货接下来。到了海关开箱查验时,才发现另外四面是不合规包装,又被打回来。所以我们全员都必须很熟悉医疗器械法规,才能应付这些突发情况。
要跨界参与这个行业,首先要学习法规和相关知识。现在好多人都是什么都不懂又想挣钱的状态。但医疗行业关乎人体生命安全,需要有敬畏之心。如果就想赚一波快钱,就很可能出问题。
这是三月中旬,全国飞往26个国家的航班一周安排表。可以看到,空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空运的机腹舱,即平常客运机底下那一部分是装货的。一周运力1291架次,其中中方850架次,外方441架次。国内疫情开始,首先外方飞机都不来了,441架次的客运机腹舱首先没了;然后海外疫情暴发,中国飞国外每周也只保留一个航班,所以等于客运的机腹舱整体没了。就只能依赖全货运机。
但其实我们国家之前一直都没有太重视货运机的运力,你可以看到货运机一共870架次,中方有317架次,外方占了553架次。大部分依靠外方。外方不飞,553个架次都没了。所有空运需求都只能压在中方剩下的317架次上。
航班只剩这么些,运力不足。导致价格翻了三四倍以上。平常去欧洲的运费大约20元人民币一公斤,最低的时候可能十几元,现在基本涨到一百元一公斤。医疗物资这种高附加值产品还好,低附加值产品就完全不划算。但厂家和贸易商为了不违约,也只能硬着头皮飞。
对这个情况,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专门提到,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努力稳定供应链。鼓励发展全货机运输,推进以货运为主的机场建设。
所以现在飞机运力问题也在慢慢缓解。四月下旬比三月已经感觉好了很多。之前等十天都飞不出去,现在三天就飞出去了。前不久南航也发文,要增加六班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客改货”航班,95%的运力都是用来装防疫物资。
还有海运。
医疗物资需求紧急,基本都集中到空运。非紧急物资走海运居多,但价格也受影响。很多国家,比如美国还增加了港口拥挤费、GRI综合附加费等费用。按集装箱来算,一个20呎集装箱大概上浮300到600美金。不过跟空运比,涨幅已经算是很少了。
这些费用增加的逻辑是,因为疫情,海外各个港口都开始实施限时禁令,很多工人不能回码头操作卸柜。但每天依然这么多船靠港,导致码头整体很拥挤,还要限时,效率比平常慢了一倍。于是成本就上去了。
2020年3月22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港复工复产,自动化装卸集装箱。现每日都有到港货船,进出口业务繁忙。 中新社发 王东元 摄
但我们这边不受影响。国家支持力度挺大的,盐田港等港口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进口疫情防控救援物资优先处理,免除一定时期在港集装箱库场使用费等。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版权所有 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联系电话: 0771-2282678